目前分類:文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當發現或開發一個新地方,人類就會給那個地方起名。最原始的方法離不開描述地理環境,記錄山川風物、鄉土民情。此外,地名還能反映朝代更替和人事變遷。我們選了幾個地方,和大家追尋一下香港的歷史。

誰在吊頸嶺上吊?

  地圖上,調景嶺附近有照鏡環,有照鏡環山;而在歷史上,調景嶺大概也曾稱作照鏡嶺。據說,山下海灣規圓如鏡、平靜無波,眺望猶如照鏡,因此稱為照鏡環。另一個說法,指附近聚居客家農婦,她們頭上所戴的帽子因太陽反射而幾可照鏡,所以有照鏡之稱。

  二十世紀初,曾在香港擔任外交工作的加拿大人連尼(Albert H Rennie)看中照鏡環山下的一片平地,便集資1 投下該地興建麵粉廠。麵粉廠 1905 年投產,但由於生產成本過高,營運不過三數年便要倒閉。連尼眼見一生積蓄付諸流水,只好選上自殺一途。他自殺的方式亦流傳兩個說法,其一是在鯉魚門水域跳海自盡,其二是在廠內上吊2。跳海自盡之說本來稍為合理,只是大家似乎比較喜歡上吊那種詭異氣氛,喜歡那麼一點點的懸疑。「吊頸嶺」一名就由此傳開了。

  到了 1950 年,政府將大批來自內地的難民調遷至「吊頸嶺」。鑑於「吊頸嶺」名字忌諱,當時的救濟署於是取「調整景況」之意,將照鏡嶺改稱為調景嶺,安頓人心。

  附帶一提,調景嶺曾以連尼的麵粉廠為名,英文喚作 Rennie's Mill。Tiu Keng Leng 是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從調景嶺的中文音譯過來的。

春遊忽到掃墓坪

  堪與「吊頸嶺」相比的,非「掃墓坪」莫屬。然而,秀茂坪源自「掃墓坪」也許只是個不美麗的誤會。

  客家歌〈九約竹枝詞〉3 有云:「春遊忽到蘇茅坪,睇見牛頭角又生;西草灣前多石匠,山歌嘹亮幾重山。」當中提及的蘇茅坪,才是秀茂坪的舊名。據查,蘇茅是種草藥,有辟邪治皮膚病之效,昔日的蘇茅坪就長滿了這種草,因而得名。

  蘇茅坪誤稱「掃墓坪」,除卻因為發音相近,還真的有些「佐證」。例如在日治時期,那一帶是個墓地(甚至說是亂葬崗);在 1972 年和 1976 年,該處曾發生兩次嚴重的山泥傾瀉,共奪去百多人的性命。「掃墓坪」之說自然變得更為確鑿,即使這些佐證經不起推敲。不過,為了消除顧慮,蘇茅坪最終更名為秀茂坪。

將軍澳是哪位將軍的?

  第一位,勤王將軍:南宋末年,宋帝昰等人逃難至九龍半島,隨行的將軍最終隱居將軍澳。第二位,敗北將軍:明朝某將軍戰敗退至將軍澳,最後傷重死去,村民為表紀念,便將他的安葬之地稱為將軍澳。第三位,海關將軍:清朝時期,將軍澳常有走私船隻出沒,朝廷遂派將軍鎮守。亦有另一說法,指「將軍澳」音譯自英文 Junk Bay。

  然而在明朝萬曆年間編撰的《粵大記》內,將軍澳的標示清晰可見,足證明代或以前該處已有人聚居。因此,海關將軍和音譯的說法都是誤傳,而敗北將軍也了無憑證4。剩下的只有勤王將軍一說,但時至今日實情亦已無從稽考。

  至於 Junk Bay 這個名字,意見大多認為那是垃圾灣的意思。不過,junk 一字也可解作中國式帆船。據載,「先是其地(指將軍澳)多業漁者,烟簑雨笠,戴月披星,寄以一葉孤舟」5,及至清末,「惟附近將軍凹有漁船十餘號」6。將軍凹就是將軍澳:「澳」是「海邊可停船的天然港灣」,「凹」則是「凹入處」。依此推斷,說將軍澳當年是個漁船避風港,該無異議,那麼取名 Junk Bay,就大有帆船灣之意。只是從名字的角度看,相信現行的音譯 Tseung Kwan O7 會較易令居民受落吧。

官塘,官的塘?

  不少街坊依然習慣把觀塘寫作官塘,雖然「官」的筆劃遠少於「觀」,但貪圖方便大抵不全是箇中原因。事實上,觀塘的舊名的確是官塘。

  官塘,是甚麼官管的甚麼塘嗎?原來早在宋代,今九龍城、觀塘一帶就已開設鹽場,由官府打理,這片地就命名為官富場8。鹽工會在海邊築堤,堤壆內的淺灘便注滿海水,成為一塊又一塊的鹽田。元、明兩朝,官富場分別改稱官富巡司和官富巡檢司。9 除了官富這個名字,亦有人稱這個地區為官塘(有說是官富鹽塘,也有說是官船停泊的水域,因為九龍灣海旁有兵船駐守,保護運送鹽產的貨船)。

  時移世易,官府後來再無製鹽,鹽場遂遭棄置。到了五、六十年代,政府開始發展該地區成為香港主要工業區,地名亦隨之改為觀塘,擺脫「官府」色彩。

鹹田

  藍田的地名演變同樣和官富鹽塘有關。

  藍田舊名鹹田(或咸田)。在官府營辦鹽場的日子,屬於九龍灣鹽田的一部分,所以很可能因而稱為鹹田。又有一說,謂藍田近海,不合種植一般淡水植物,當年務農為生的村民只好改種鹹禾,因得鹹田之名。不論哪一種說法準確,這裡都應該是個產鹹產鹽之地。

  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割讓後,鹹田和官塘一樣,不再產鹽,「鹹田」一詞可以說已完成歷史任務。再者,鹹田似有貧瘠之區的意思,不少商店店東也認為鹹田之名不利生意經營。到了 1970 年,政府順應居民請求,將鹹田改稱藍田,取「藍田生玉」、吉祥成功之意。

後記

  說香港的歷史,大多從 1841 年開埠說起,至今還不夠二百年。由昔日的小漁港演變成今天的大都會,當中變化何止萬千。然而,從上述地名變遷可見,香港繁榮景象實可上溯至宋朝。官富場位列宋代十三大鹽場,更是海上交通樞紐,甚至是軍事重地:南宋末年,「空坑兵敗……(文)天祥移屯潮州,(杜)滸議趨海道,天祥不聽,使護海舟至官富場」10,「景炎帝趨於富場」11。景炎是宋帝昰的年號,他當年逃避元軍南下,曾在官富場築建行宮12。現在的土瓜灣就是行宮所在,並曾因宋帝之故而尊稱聖山。二次大戰後,為擴建遭日軍大肆破壞的啟德機場,整座聖山被夷為平地。近 70 年後,港鐵沙中綫拓展工程在土瓜灣站發掘出宋代遺跡,有地基、古井、溝渠、錢幣等等,恰恰印證了歷史文獻的記載。

參考資料

  1. 《香港地名探索》,饒玖才著,天地圖書,1998 年。
  2.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港島與九龍》,饒玖才著,天地圖書,2011 年。
  3.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下)——新界》,饒玖才著,天地圖書,2012 年。
  4. 《香島滄桑錄》,葉靈鳳著,中華,2011 年。
  5. 《香港民間風土記憶》,周樹佳著,天地圖書,2005 年。
  6. 《香港民間風土記憶(貳)》,周樹佳著,天地圖書,2005 年。
  7. 《趣談九龍街道》,爾東著,李健信攝,明窗,2004 年。
  8. 《趣談新界街道》,爾東著,李健信攝,明窗,2006 年。
  9. 《漫遊九龍屋邨》,爾東著,李健信攝,明窗,2009 年。
  10. 《沙田古今風貌》,沙田區議會,1997 年。
  11. 《觀塘風物志》,梁炳華博士編著,觀塘區議會,2009 年。
  12. 《九龍城區風物志》,九龍城區議會,2005 年。
  13. 〈《申報》所見的兩則香港史研究資料〉,林國輝撰,《田野與文獻:華南研究中心資料通訊》2008 年第 51 期,華南研究中心。
  14. 〈調景嶺〉、〈將軍澳〉、〈觀塘〉、〈藍田〉、〈秀茂坪〉、〈宋王臺〉,維基百科,2014 年 5 月擷取。

  1. 也有說成是用上整筆退休金的。本文主要採用《香港民間風土記憶(貳)》中的記錄。
  2. 「上吊」的方式聽說還挺迂迴:「連尼立於廠前高地,以繩環頸,並綁石上,繼跳水自盡。」(參見《香港新界之歷史與鄉情》,蕭國健著,中華文教交流服務中心,2008 年)就算麵粉廠真的是臨海而建,這樣自盡似乎也算不得是上吊。
  3. 〈九約竹枝詞〉由沙田文人許永慶、羅文祥以客家話撰寫,長逾千字。許羅二人經常聯袂出遊,吟哦山水之間,這首竹枝詞堪稱大作。〈九約竹枝詞〉由瀝源洞起,止於薄扶林,記述港九新界各處風貌。原文於二戰後散佚,後來由詹雲飛、鄭嬌夫婦綜合整理,重新面世。
  4. 據說村民曾立碑紀念,只是隨著將軍澳發展,石碑已不知所終。
  5. 林國輝引《申報》。
  6. 林國輝引張之洞《廣東海圖說》。
  7. 將軍澳對出的海灣則依然以 Junk Bay 標示。
  8. 當年還有官富山,有說是一座山,也有說是橫跨九龍半島北部的一條山脈。只不知是場因山而得名,還是山因場而得名。
  9. 到了清朝,官富巡檢司管轄的地區大為擴大,從羅湖、元朗、屯門,直至尖沙頭(今尖沙嘴),甚至遠及香港島的黃泥涌和薄鳧林(今薄扶林)。
  10. 饒玖才引《宋史.杜滸傳》。
  11. 葉靈鳳引陳仲微《二王本末》。
  12. 見〈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

廣東沿海圖 (字裡行間 - 文 - 香港地名今昔).gif

明朝書籍《粵大記》所載〈廣東沿海圖〉標示香港地名

《估藝集》2014 年 10 月刊

東方之珠 整夜未眠 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羅大佑.〈東方之珠〉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炮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象更新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掛上春聯應應節,表達對新年的祝願。紙條紅彤彤的,增添不少節慶氣氛。那麼,貼春聯的習俗始於甚麼時候呢?

桃符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說過「楹帖始於桃符」。楹帖就是門帖,是指貼在門前柱子的對聯。紀曉嵐學問淵通,是《四庫全書》的總纂,又是對聯大家,說話自有憑據。1

  原來秦漢以前,民間過年時會用桃木板雕刻「神荼」、「鬱壘」,掛於大門左右,稱為桃符。2神荼和鬱壘是傳說中的降鬼大神,在家門貼上他們的雕像,自然想神明保祐,鎮鬼辟邪。及後大概認為雕刻太費時,便以繪畫代替,或直接寫上名字。桃符可說是春聯的原型。

  將對句和桃符相結合,流傳最廣的說法源自《宋史.蜀世家》。據記載,五代十國時期,每到歲末,蜀國後主孟昶都會吩咐學士擬備新年吉語,寫在桃木板上。可惜至今僅存一副,但卻是孟昶手筆: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這裡還有個小故事。孟昶寫下這副對聯後一年,後蜀為宋所滅。宋太祖趙匡胤隨即派呂餘慶出任成都知府,應上聯;趙匡胤稱帝後把自己的誕辰定為長春節,應下聯。這是巧合還是語讖,實在見仁見智。3

  不過,近年敦煌民俗專家考證,指最早的春聯至少可以上推二百餘年至唐朝開元年間。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 S0610)抄有多組對聯,部分節錄如下:

歲日:  三陽始布
     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
     壽祿延長

立春日: 銅渾初慶軌
     玉律始調陽4

     五福除三禍
     十善消百殃

  文字的時間和內容屬桃符,格式為對句,再加上遺書指明「書門左右」,足可斷定這些俱為桃符題辭,也就是後來的楹帖。

  但不論春聯始於何時,至此民間已逐漸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神荼」和「鬱壘」,內容亦從只求鎮邪,擴闊至詠春、賀年、祝願等等。及至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帖子」。5不過,大家還是慣常以「桃符」呼之: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6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 日〉

朱元璋

  到了明朝,因著明太祖朱元璋的緣故,掛春聯這個習俗更為興盛。朱元璋一生傳奇,做過討飯乞兒、化緣和尚,胸中墨水本來多不了哪裡去,只是十分好學,當上皇帝後跟著劉伯溫、宋濂等當世大儒,學起文學修養來。他尤其熱中對對聯,於推廣春聯一事,可謂不遺餘力。

  據清《簪雲樓雜說》所記,某年過年前,朱元璋忽然雅興大發,下了一道聖旨,所有人不論身分地位,都要在家門前掛上春聯。一令既出,莫敢不從,何況大明皇帝並非說說而已,他還會微服出巡,四處欣賞這些歌功頌德、如意吉祥的對聯。有一次,一戶人家就給逮個正著:原來主人以閹豬為業,不會做春聯。朱元璋於是大筆一揮,即場寫下: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故事還未完結。朱元璋之後又路過這戶人家,見門上還是沒有春聯,便再問因由。主人回答說:「知道是聖上御書,所以已把對聯掛於中堂,為萬歲爺焚香祝聖。」朱元璋聽罷龍顏大悅,賞銀三十兩。因此,說「春聯之設,自明孝陵昉也」7,亦不為過。

拾趣

  春聯源起說法固然紛紜,春聯趣聞也有不少。話說東晉某年,王羲之遷居浙江紹興。時值歲晚,王羲之也應節題寫春聯,貼在門前。聯云: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怎料,次日醒來春聯卻不見了。「難道春聯貼得不穩,經不起風吹?」王羲之也沒多想,隨即貼上另一副對聯:

鶯啼北里千山綠
燕語南鄰萬戶歡

  這次貼得牢牢的,誰知第二天春聯又不見了。原來王羲之的書法獨步天下,親筆揮就的春聯公開張貼,哪有不被人順手牽羊之理?王羲之並不動怒,只是對聯天天貼天天丟也不是辦法。細想之下,王羲之提筆再書一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小賊再愛書聖的字,看著這副對聯也下不了手。就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了幾天。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左鄰右里聚在王府前,正要看小賊最終會否按捺不住,卻見王羲之拿起筆,在上下聯下各加三字: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晚行

  眾人見狀,不禁拜服於王羲之的才學。8

  在此謹祝各位同事:

新年事事如意
樂事年年有餘

參考資料:

  1. 書刊
    1. 《巧聯絕對》,將門文物,1994 年,臺北。
    2. 《中國文化故事(第三集)》,李甲孚著,綜合月刊社,1976 年,臺北。
    3. 《紀曉嵐的對聯及聯論》,李夏著,匯智,2012 年,香港。
    4. 《對聯寫作精解》,羅維揚著,岳麓書社,2012 年,長沙。
    5. 《名聯觀止》,梁羽生著,天地圖書,2009 年,香港。
    6. 〈我國最早的楹聯〉,譚嬋雪撰,《文史知識》1991 年第 4 期(總第 118 期),中華書局,北京。
    7. 〈敦煌文獻《春聯》校釋〉,楊琳撰,《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 年第 1 期(總第 76 期),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北京。
  2. 網站(2013 年 9 月 30 日擷取)
    1. 對聯〉、〈春聯〉,維基百科。
    2. 貼春聯〉,百度百科。
    3. 春節文化——趣話春聯》,香港教育城。
    4. 妙趣的漢字.對聯漫話》,燦爛的中國文明。

註:

  1. 清.梁章鉅.《楹聯叢話全編.卷一.故事》:「嘗聞紀文達師言:楹帖始於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但宋以來,春帖子多用絕句,其必以對語,朱箋書之者,則不知始於何時也。」紀文達就是紀曉嵐,文達是諡號。
  2. 見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神荼粵音「申書」,鬱壘粵音「屈律」。
  3. 見《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八》。《楹聯叢話全編.卷一.故事》論說:「此(按:指『餘慶、長春』聯)在當時為語讖,實後來楹帖之權輿。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另按《宋史.本紀第一》所言:「己未,宰相表請以二月十六日為長春節。」二月十六日就是趙匡胤的生辰。
  4. 銅渾即渾天儀,是模擬天象的儀器,其上各星循軌而行。
  5. 另有一說,指到了明代才以紅紙代替桃符。
  6. 一種以屠蘇等藥草調製而成的酒。相傳於正月初一,一家大小飲過屠蘇酒後,可避邪、除瘟疫。
  7. 見清.陳尚古.《簪雲樓雜說》。孝陵是明太祖的陵墓,代指朱元璋。昉是開始的意思。
  8. 這個當然只是傳說,否則最早的春聯已可追溯至晉朝。

《估藝集》2014 年 1 月刊

春滿乾坤福滿門。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湛森千道計 永別獅子山下
  霑叔一聲笑 長留上海灘邊
 (子和海同為仄聲)

  1. 霑叔原名黃湛森,唸完大學後入行創作廣告,度出無數好橋妙句,知道的有:家計會的「兩個就計哂數」、人頭馬的「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等,當然還有他親自獻唱,關鍵旅遊的「食得招積,住得舒適,遊得出色,旅遊超值」。
  2. 霑叔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必然是他的詞,其中〈上海灘〉一曲唱至街知巷聞、無遠弗屆,而〈獅子山下〉更收入了零二零三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我們姑且原諒當時抄錯了歌詞……)
  3. 除了一排「煙屎牙」外,霑叔留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他那把「獨一無二,既有點邪,又有點淫,更有點豪的笑聲」(胡子語)。

  文武雙全 豪氣敢干雲霄 復敢愛敢恨 付深情 也負心債
  曲詞一絕 琴音能比天籟 猶能雅能俗 XXX XXXX

  1. 霑叔的文采不用多說,至於武嘛,聽他學弟說他是短跑和跨欄健將呢!
  2. 豪氣也不用多說,只聽他的笑聲便知。
  3. 靠著娛樂版的煲水新聞,我們知道霑叔三段特別刻骨銘心的愛情:他不諱言對華娃永存歉疚,他愛林燕妮愛得眾所周知,最後情傾小他廿年的 Winnie。他愛得真,卻也負得深。
  4. 霑叔非但譜曲填詞厲害,吹口琴亦甚了得。中學時期拜在大師梁日昭先生門下,亦曾贏了多年比賽冠軍。至於「天籟」二字是否過譽,見仁見智吧。
  5. 文人出身的霑叔,居然滿口粗言,滿紙不文。雖不足為法,但他這一份真卻教人敬佩。不過XXX不是粗口,只因我還未想到如何對上。

  這幾日的新聞紙和互聯網都在講霑叔,講也講不完。(許多時候,人真的要在死了之後才會更受注目的。同樣,我們總要在失去以後,才驚覺未曾珍惜。)也許像饒宗頤老師說的,霑叔豐富多姿的一生該可作為研究的題目。我想,多幾個題目也成。而這裡,我只不過是左抄右抄,約略描一下輪廓,與大眾起一下鬨而已。
  學不來蔡瀾寫霑叔「一笑西去」般清脆。

  前兩天在想:人生在世,為了甚麼呢?甚麼叫做不枉此生,今生無悔呢?人說:「呢個世界冇話邊個唔可以冇咗邊個嘅。世界咪一樣會轉?」想了一陣,我答自己:存在便已足夠,沒有人可以替代我。要是我不曾存在,世界就缺少了我這個人。世界當然會繼續轉,但就是沒有我這個人。(至於「我存在是否有益於世界」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剛找著了這個答案,噩耗卻遽然而來。
  原來,這世界可以沒有我,但不可以沒有霑叔。

零四年.初冬

我隨漁舟一葉 和自在結緣
——梁朝偉、梅豔芳.〈心隨流水遠〉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猴獻瑞 甲申年逢雙春閏月
  火鳳呈祥 十五載慶萬眾同心

  不覺又一年了。這一年原來沒有在〔字裡行間〕中寫過東西。除了這一副對聯。

  今年的大學團年聚餐,我們的部門仍然揀選了寫對聯。本來沒有時間做的了,公事繁忙嘛。後來忽地興之所至,花了一晚時間便寫好了。不得不讚自己一下。當然,水準不很高啦。至少「甲申」應該是對不上「十五」的。

  這幾點是我之前加上的附註:

  1. 今年乃甲申猴年,有兩次立春(2004 及 2005 年 2 月 4 日),農曆閏二月。
  2. 鳳:鳳凰,我國古代神話中的鳥中之王;雄曰鳳,雌曰凰。傳說此鳥只在安寧的太平盛世中出現。
    又,英語 phoenix 一字中譯多用「(火)鳳凰」一詞;究其實,並不盡同。不過,查 phoenix 一字多借指重生,所以這裡也配以「火」字。(幸好金、火同屬五行。汗~)
    過去一年似乎多事,祝願來年否極泰來、國泰民安。
  3. 香港公開大學自八九年至今達十五年,培育過萬學生。(萬眾自也可以加上導師教職員。)

零四年一月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公婆婆平平安安笑逐顏開迎新歲
  大大小小努努力力作工求學越頂峰

  剛過去的農曆年以這副春聯參加了大學舉辦的對聯比賽。當然不怎樣好,連「公公婆婆大大小小亦有男女老幼之意」也是硬湊出來的……於是落敗。勝出的是

佛光送馬鑪峰星斗急景浮生催餘歲
牧愛迎羊滿園桃李春風化雨慶豐年

註:香港公開大學位於牧愛街與佛光街

零三年春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詩未必風花雪
  樂事何須酒色財
 (上聯:余劍龍)

  溪雲初起日沉閣
  飯菜方香月滿樓
 (上聯:杜牧1

二零零二年
《平聲》季刊第一期

註:

  1. 據查,此句出自許渾的手筆。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許 渾.〈咸陽城東樓〉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雪山飛瀑 (字裡行間 - 文 - 銀子岩).jpg  正如阿秀所言,小時候就聽過桂林的七星岩。
  當年也曾想過到桂林來,看一看這聞名天下的奇景。只是,縱然我們下榻的酒店就在七星岩附近,我們並沒有登門造訪。因為我們到了最新開放的銀子岩。

  銀子岩位於陽朔荔浦。這天我們從桂林市走了個多小時的車程便到達。
  一直以為,那所謂栩栩如生的鐘乳石,只不過是一些嶙峋怪石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而已;甚至在看過「金鑰匙」以後也是這般認為。可是,憑這柄「金鑰匙」開啟之後,不禁由心讚歎造物主的偉大!

  銀子岩有「三寶三絕」。步過「金鑰匙」,便到了第一寶:「佛祖論經」。只見下方人頭湧湧,是一眾善信誠心聽道;上方坐著佛祖,開壇講經。配上燈光、音樂,恍如置身其中。
  聽道過後,一柺彎,卻是滿院春光。
  正是楊美人的「華清池」。在淡淡的燈火下,若眼力不壞,更可一窺貴妃出浴呢!

  很快的,便到了洞內第一處提供足夠燈光並攝影服務的景點:第一絕「音樂石屏」。一道道整整齊齊的管子,排出一副巨大的樂屏。心中油然泛起了周公編樂的情景。
  除了「音樂石屏」,另一處有攝影服務提供的就是於第二絕「廣寒深宮」。不過,也許嫦娥有點害羞,我並沒有看到她。而吳剛呢?也許跑了去找小兔吧。
  但,我相信這的而且確是「廣寒深宮」。

  這麼近,只一湖之隔;那麼遠,似在虛無飄渺間。
  有想過借來一葉扁舟,冒昧拜訪深宮主人。到最後還是消了念頭。並非怕唐突佳人,而是恐墮萬丈深淵。從岸邊望穿這平靜如鏡的湖面,赫然是深不見底!這湖水太清了,清得淒美。
  李白啊李白,難道你便只看見明月的皎潔,而看不見湖水的深邃?
  或許,這就是神仙和凡人的分別吧。不過,這湖倒是浸不了人的。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眼前這景象就是如此。閃閃生輝的鑽石點綴著這道銀河直奔而下。耀目的尊貴,尊貴的澎湃。
  第三絕:是為「銀子鑽石」,是為「雪山飛瀑」。

  慢慢的步至第二寶「獨柱擎天」。這根柱高達二十六呎,狀若「丩」字。石柱通常都是由下而向上長,但這石柱卻是相反地自上而往下生。而其旁支的生長亦頗奇特。

  轉眼間,便已到達最後一寶,也是我最為驚歎的奇石:「混元珍珠傘」。從鐘乳石研究的角度來看,目前還未有專家弄得清楚這柄傘子是如何形成的。而從想像的角度——甚至乎不用想像,只要把場景放大……
  當日孫悟空任性頑劣,屢勸不改,多聞天王以其混元珍珠傘將之鎮住。奈何美猴王神通廣大,竟能破傘而逸,更駐足回望。此時觀音坐蓮而至;前有玉女,後有金童。悟空遂不敢妄動。托塔天王亦到來守護混元珍珠傘。
  豈能不讚歎 神的偉大作為?只是區區數塊石頭而已。

  走到最後,是雄獅送別。
  不知不覺間,便走了一個小時,卻又似走過了中華五千年中的點點,更像是走過了將之深藏於內的千百萬年的滴滴鐘乳……
  這鐘乳,就似是不斷的在孕育著炎黃子孫。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

註:

  1. 鐘乳石生長極慢,每年約生長一至兩公分。
  2. 洞內有「四世同堂」,展示鐘乳石的四個生長期:較白的是少年,奶白的是成年,銀白的是中年,而灰白的便是老年。

進了銀子洞,金銀不用愁。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著雪。
  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想見

  「爸,藍色快用完了,可以給我買些回來嗎?」
  「嗯,今天又是甚麼了?」
  她緩緩的點了點藍色在畫紙上,說:「是藍百合。」
  「你快可開畫展了……」她爸爸從客廳走過來:「待我看看。」托了托眼鏡:「藍百合……藍百合,傳說中的藍百合。」一邊說著,一邊翻著畫簿:「紫羅蘭、粉紅玫瑰、雪花、銀白色的紫荊……」
  她說:「不知那究竟是誰呢?要是真的可以開辦畫展,希望他會出現便好了。」
  「嗯……」她爸爸放下了畫簿:「還只是那十來張……要開畫展便要把勁了。好了,爸爸要上班了。」說罷便披上大衣出門。她嚷著:「記著買些藍色回來呀!」
  「究竟他是怎樣的呢?」她望了望畫中的藍百合,又望了望桌上那束藍百合。

碰見

  「還不起床?今天要上學了!」
  她矇矇矓矓:「爸,是假期呀!」
  「假期?昨天還是,今天開課了。起來起來……」

  老不情願的,又回到了學校。
  「今天在學校怎樣?」「和以往還不是一樣?」正在混著顏色的她說:「啊,多了一位新同學。」「男的?」「是呀,只是有點怪……他很白的……唔,白得很。」
  她爸爸呷了口茶,說:「他瘦嗎?」「不大瘦……」「他高嗎?」「不大高……」「他英俊嗎?」「不大英俊……」「啊,我們的公主看不上他了……」「爸!」「好了好了,爸爸上班去了。」

  「不要緊的,爸爸很和藹的,不要怕……」說罷兩人便進了屋。「爸,我的新同學到了!」
  從廚房伸出頭來的爸爸說:「隨便坐,隨便坐,不要客氣。晚餐快弄好了……」
  「想看看我的畫嗎?來來來……」她從抽屜裡取了畫簿出來。他說:「咦?粉紅色的向日葵?有這樣的花嗎?」「怎會沒有?我照著畫的。」「可以給我看看嗎?」「早枯了……這幅畫是兩個月前畫的。」
  他一頁一頁的翻下去:「五十三。一共是五十三幅。」
  「有那麼多嗎?」轉身便叫:「爸,五十三幅了,可以開畫展了嗎?」
  「開畫展也要吃飯呀……」

不見

  「你們沒有懷疑他有何居心嗎?」他問。
  「你怎麼看?」「五個月了,每兩天他便來一束花……實在太惹人懷疑了……」
  「懷疑又有甚麼用?我們也試過不睡覺,但就是不知道他如何送花來!漸漸的,見既然沒有甚麼特別,也就不大擔心了。」
  「要是他真是出現呢?」「啊,原來你在擔心……雖然我真的很想見他,但,既然有你在身邊,他出現與否也不相干了。」她柔柔的說:「怎麼近來你的臉色越來越蒼白了?」
  「是嗎?也許睡不足吧……」

  「爸,他好幾天沒有上課了,怎麼辦?」「打電話給他吧。」「沒有人接電話呀!」「也許他有事離開一會兒呢……嗯,你的畫展快到了,預備一下吧。不談了,爸爸要上班了。」
  「預備?他都不在了,預備甚麼?」她喃喃的說:「近日爸爸又不知在忙甚麼,說不了幾句便走了……」
  她呆呆的望著窗前那束花。
  海棠。

  「爸,是你嗎?」她整夜不能入睡。披起睡袍,慢慢的走出客廳。「咦,沒有人?甚麼時候了,爸還不回來?」
  弄了杯熱茶,走到了窗前,怔怔的望著那月亮。
  一眉新月。
  「怎會是他?」

重見

  「恭喜你!你是我們一班同學中最早開辦畫展的!」「多謝你們光臨呀……」在耳邊細問:「他一直沒有出現嗎?」她嘆了口氣,說:「沒有……整整兩星期了……」
  「拍照時間到。大家過來吧……」她爸爸在和攝影師商量:「選一幅你最喜歡的畫作背景吧……」
  她漫不經意地,走到了那幅海棠旁邊。
  「預備好了嗎?」她點了點頭,報以一笑。
  「一、二……」「等等。」
  是他。和一束海棠。
  「你來了。」「我來了。」「果然是你。」「果然是我。」

  「你今天很美。介意接納這一束海棠嗎?」她伸了雙手,正要接過花來,但左手卻被他握住了。「介意陪我拍張照片嗎?」她便向攝影師說:「麻煩你。」
  「一、二、三!」
  「嗯,你那部是即影即有呀……嗯,很漂亮呀……大家來看看,他們多合襯!」

  「全部跪下!」爸爸大喝。「甚麼?你……」眾人嘩然。
  「彭!」大家驚聞槍聲,全部都跪了下來。
  「爸,你……你在做甚麼?」她驚道。「我在做我應盡的責任。」頓了一頓,說:「你知道他是誰嗎?」
  「他是我的同學,他是我的朋友,他……他是一直以來送花給我的那個人!」
  「好,若我問你他為何送花給你,你自會說他愛你……我問你,你知道為甚麼他越來越蒼白?」
  「他……他……」
  「待我告訴你:他不是人,他是吸血殭屍!」
  她甩開了他的手:「你……」「是的,我是吸血殭屍……對不起。」「你為甚麼不對我說?」
  「我可以怎樣說?連我自己也不能保證甚麼,我豈敢接受你知道的後果?!我……我控制不了,我的身體越來越弱,我不知道我還能支持多久,我只有選擇離開……」
  「那你為甚麼回來?」是那把冷酷的槍聲。
  他望了她一眼:「因為我知道她希望我出現,也希望那個送花的人出現……橫豎那次她已發現了我。」又再望她一眼:「因為,我愛你。」
  「但今次你來了便再也不能走!」
  「憑你?你只有一個人!」他傲然的說:「我是德古拉的嫡系,你奈何不了我!」
  「是嗎?雖然你剛剛躲了兩星期,但是你之前的奔波已令你衰弱了……最致命的是你見了太長時間日光!」
  「不錯,我的確控制不了自己。要是我早一點躲開……」
  「所以,雖然我只是孤身一人,但我仍可殺了你!」又頓了一頓,「為了除掉你這魔鬼,我花了無數精神去研究你,終於,給我弄清楚了。」
  「好,看看你利用了你女兒之後還有甚麼手段!」說罷閃身上前,晃眼之間一柄小刀已架在老人的頸上。「不要傷害我爸爸!」回頭一看,只見她和身撲上。老人忽然撞開了他,反手將她抱著,隨即向他推去。他唯有接著……
  一聲慘呼。
  「你沒有事吧?」「沒有,看你爸爸吧……」他按著胸,低聲說:「你果然不惜一切!」「爸……」「哼,這柄桃木劍我也放著很久了,終於用得著了……咳……」只見鮮血從腰間流出。是那柄小刀。
  「爸!」她大叫,拔出小刀。拖著爸爸的手;淚,淌在手上。
  驀然,老人推開了她,把眼淚向他傷口抹去……

  「你……你……」他呼吸突然急促起來。
  「哈,你完了……一滴眼淚換來了永死!」老人大笑。「為了這一滴眼淚,花了我大半生的時間。枉你身為德古拉嫡系,竟忘了祖訓:不可和人類發生感情!那一滴你心愛的人的眼淚,卻便是你的剋星!哈哈哈,終於為你媽報了仇!」
  「咳……不錯,你太太是因吸血殭屍而死,但,你可知道,我是最後一個了……他們全都『死了』……我今次回來,就是要告別,只因……我們負了你們人類太多的債……」他呻吟著。
  「你不要死!」她抱著了他:「我……我愛你!」說罷用小刀往手腕割下去!「你不要……」一陣血腥不斷從他口中滲入。「我知道血可以令你不死——尤其是一個愛你的人的血!」一陣暈眩。「你走吧,我相信你不會害人的……但我保證不了我自己……」隨手把小刀送入了心窩……

再見

  「剛才我來的時候,碰見了一位女孩子。她很像你。圓圓的臉。只是,她沒有你那一份常常喜樂的心情……因為她被強逼和一位爵士結婚。我又碰見一名小孩,他亦是不快樂。因為,他是個小乞丐……他們的淚也許流乾了,但,卻沒有人為他們掉過一滴眼淚……
  「嗯,說了太多不開心的事,不說了。今次來,是和你道別的。我將要去一個遠遠的地方,或許再不回來了……要是你在我身邊多好呢?現在有時候我仍忍不住問:『你為何不願和我一起呢?』不過,還有你的畫伴著我……
  「好了,要走了。再見……
  「我愛你。」

  

  那幅相。相中只有她和一束海棠……
  窗外還下著雪。
  噢,那不是雪,是雨……是真,是幻……

彗心
Chinese Society Newsletter 98-99 Issue 6 (Final Issue)

淚濕青衫袖。
——朱淑真.〈生查子〉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 你同我天各一方
你有你嘅生活 我繼續我嘅忙碌
但 假如有一日
我哋真係響路上面偶然咁撞倒
我哋會點吓頭 問候一下
然後已經唔知講咩好
因為 你會發現 我已經改變
正如我可能唔再認識你
但係咁其實又有咩關係呢
我只係知道 喺呢一剎那:
我係想念你

其實咩先至係真實而恒久嘅呢
或者我應該就咁保存住
呢一份渴望希冀
比起我相信
世上有啲幸福垂手可得
又永遠喺掌握之外
有時激情捉喺手裡面
會化為灰燼
反而藏喺心底 可以歷久常新
貪求思慕只因痴
一切眼淚思憶 都係徒然

  背著行囊已有十年了。
  當年決心遊歷神州全憑一股信念「尋根」。

  唸中文的時候,講師談來談去的只是歷史中各代的盛衰和當時人民的思想,從不接觸近代的思潮。也許這樣說比較過份,然而,當時的我卻是憤憤不平,為甚麼不談談這個年代?過去的雖可作為借鏡,但若從不針對社會,通曉歷史又如何?於是我立志「尋根」。我不要只認識現今社會,我要發掘我的故土!
  我沒有理會其他人的反對,包括妳。

  尚記得出發的一天,只有父母二人送行。我和妳鬧翻了,所以妳沒有來,但是,身遭一個朋友也沒有出現。可能是我要求太高:星期二的早上,叫他們請假來送行嗎?然而,總有點不快。不過,這情緒很快被沖淡,因為我是為了我的理想而行!
  「嗚——」火車緩緩起行。我揮著手,和雙親作別。他們的身影漸漸縮小……看不見了。但我又看見他們的微笑。他們當然捨不得,我又何嘗捨得呢?只是我們深信,這一步是要由我來走的。
  所以,縱然身旁的人冷嘲熱諷,我知道,仍有他們的支持。

  尋根是艱辛的。充滿理想的我卻是不懼。我幾乎是專走一些小徑、小鎮,因為我相信只有這些地方尚未受污染。我當然不懂得所有方言,但每處的人看見有客到訪,總會展露親切的笑容,言語竟似已成次要。
  「有朋自遠方來。」一句人人熟悉的話,為甚麼現在的人卻毫不理解?我不敢肯定,但是現在的人似把情放在太低的位置了。單單指親情,有多少家庭是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的?更遑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友情呢?「四海之內皆兄弟」?不給你白眼已是恩賜,稱兄道弟?暖暖肚吧。
  到了這裡,我終於溶入了情當中。
  曾反問自己,現今世代真是這樣壞嗎?說實在,看自己、看別人,聽人家閒談,又似乎不是那麼差:大家不又是吃飯上班、看戲跳舞?常常都有一些人間有情的故事。於是,又問自己,既然如此,那為甚麼大部分的調查研究都同意人情薄如紙?我國一脈相承的情去了哪裡?

  陳大娘已有七十八歲了。他的兒子小時因發高燒燒壞了腦子,現在五十多歲人還如小孩子一樣,所以兩人的生活便靠陳大娘負擔。他們住的村子很窮——其實沒有可能比較,跟本村落裡就沒有貨幣。全條村子的人養著數條豬,幾隻牛和一塊貧瘠得可憐的田。每家人——情況和陳大娘也相差無幾——就是耕著這塊田、趕著這幾隻牛和做一些工具、器皿。很可憐,是不是?其實他們不覺的,他們未想像過外面的世界……
  我記得曾對他們說我甚麼也沒有帶給他們,很是抱歉,但他們的反應卻是「你的探訪就是禮物!」和他們生活的兩日給我很大的鼓勵,因為,縱然他們學識不高,但那份樸實的傳統卻是我所尋找的。
  我走的時候,帶走了一口碗,留下了一串回憶。

  四月十七日,我到了一個海灘。
  沒有其他人。正好給我時間靜一靜、想一想。吹著海風,心情通常平伏一點。想著想著,想起了妳;輕輕的我在唱:

經已許多天 我卻怎麼未變
一邊心痛卻也一邊思念
千個夜晚明知相當可笑
卻又依然期望與妳重會面
風再輕輕吹 我與風呼喚妳
可惜不會有妳再次出現
只有獨個和回憶當中的妳
再慶幸偶然曾同造夢那夢甚甜

  忽然,旁邊響起了妳的聲音:

最愛你是真的我 你卻會忍心捨得我
逼我孤單的一人過活 承受愛你那串痛楚
最愛你但你因何 能隨隨便便捨得我
你我交出的心與力 像是並未相等過
對我傾出的痴與淚 就像並未珍惜過

  我回頭,妳卻不是妳。妳的臉沒這麼圓。
  但那對眼晴卻是妳的……

  這女孩也是上海人,她一口流利的廣東話主要是從流行曲中學來的。原來她一早便在海灘。她站在那棵樹下,等著她的男朋友,一天、五天、十天、一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五年了。我們對望、對望。我告訴了她我的故事,她也說了她的故事。聽著她的故事,就好像聽著妳的故事:妳的聲音、妳的眼神、妳的生活、妳的想法。我問自己:我的決定是對的嗎?
  妳走了,妳拋下了一句話:「你怎麼捨得我難過?」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我繼續上路。

  十年了。這一去去了十年。回程的時候在想:香港現在怎樣呢?我還適合那兒嗎?望出機艙,香港——我的家?

  微笑。
  我看見了爸媽的微笑。
  「你終於回來了!」我們無言,相擁而泣。

  瞥見一張熟悉的面孔……不,好像未曾見過……等等……是他!
  我揚了揚手,他望了一望,說:「對不起先生,我不認識你。」
  很心痛。曾是摯友的他,竟說「我不認識你」?我沒有作聲。
  回到家中,心情仍很沉重……不認識?

  很長的一篇序吧。結束之前,要感謝一些人。
  爸媽,沒有你們的支持,我早已撐不下去了……
  摯友,縱然你不認識我,但這十年裡,仍感謝你們的鼓勵。
  妳,或許妳還在惱我……
  劍橋大學中國同學會出版社,肯冒險出版這一本書;尤其是總編的幫忙。
  你們,感謝你們看這一本書。

  謹將這本書獻給尋根的你。
  是為序。

青心
草於九八年
Chinese Society Newsletter 98-99 Issue 1

後記:靈宇說那摯友的反應太冷淡。你以為呢?

「尋根」是一個模糊的、混亂的概念。
——汪曾祺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個過客。在生命中偶然的來到這一個中途站。
  凡事有因。我是來這裡唸書的。
  雖然這兒只是個小鎮,碰來碰去的似乎也是熟悉的面孔。然而,今天和你在行人路上擦肩而過的人,可能再沒有機會相遇。我相信緣分。可能你替他拾起一封丟下了的信,便令他面試時不用為忘了帶履歷表而煩惱。

  可是,緣分令我無奈。
  總以為在異鄉遇見同路人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這是一種緣分:大家在故土從不相識,偏偏在異地裡碰上。可是碰上之時也就是緣分終結之時。這我不在乎。但是,有更多的時候,緣分卻是忽然告終,令我失措。最難忍受的便是一段交往無故的丟淡,乃至於視如陌路人……
  唯有安慰自己:大家同樣是過客,又豈能要求有人一直為伴?

  在雨中踽踽獨行。
  我喜歡這一種感覺。靜靜的,簡簡單單的。
  轉入了一條小路,一旁是茂密的樹,一旁是零星的屋子。雨點拍打著葉子,絲絲索索;拍打著傘子,滴滴答答,加上寒風,冷冷清清的。
  發呆之際,被人撞個正著,手中的雨傘也掉了。還未回過神來,已聽見:「借一借你的肩膊!」跟著便是一串啜泣聲。一直以為是劇集情節,原來真是會發生的。
  佇立了好一會兒。

  她離開的時候,交了一封信給我,說:「請替我掉了這封信。」

  沒有照她的吩咐。沒有上款。信上說:

  我們相逢在雨中,而分手,也在雨中。
  我們曾作山盟海誓。為了一個諾言。你到了西雅圖找失眠的我;也為了同一個諾言,我跑到這裡尋回我的流離所愛。
  當初找到你,便以為愛可永恒。但是,此刻我才知道,要是有緣,自可相愛直至世界終結;但,若是緣盡,便要分手,又有誰可改變呢?
  我們的偶遇,是天意;諾言的流逝,亦是天意。
  就以我們的感嘆為這感情段落劃上句號吧。從此天各一方。讓一切隨風。

  下款被雨水化掉。可能是他,又可能是她。

  很暗。因為窗簾一直沒有拉起。
  患了感冒一星期,沒有上課一星期,不見陽光也有一星期。懶懶的撥開了窗簾。一片白濛濛,下著雪。
  她在巴士站。

隨緣
九八.二.八
Chinese Society Newsletter Volume 3 1998

我是個過客……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聰的日記

陳姑娘的日記

媽媽的日記

寸心
寫於香港電台節目《性本善》播出後
HKCAS Our Time Volume 1, Issue 5

後記:其實很輕描淡寫,沒有真正接觸過,感覺總不會太真實。只是,有點感觸而已。

究竟,我們有多關心周遭的人和事?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