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炮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象更新

  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掛上春聯應應節,表達對新年的祝願。紙條紅彤彤的,增添不少節慶氣氛。那麼,貼春聯的習俗始於甚麼時候呢?

桃符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說過「楹帖始於桃符」。楹帖就是門帖,是指貼在門前柱子的對聯。紀曉嵐學問淵通,是《四庫全書》的總纂,又是對聯大家,說話自有憑據。1

  原來秦漢以前,民間過年時會用桃木板雕刻「神荼」、「鬱壘」,掛於大門左右,稱為桃符。2神荼和鬱壘是傳說中的降鬼大神,在家門貼上他們的雕像,自然想神明保祐,鎮鬼辟邪。及後大概認為雕刻太費時,便以繪畫代替,或直接寫上名字。桃符可說是春聯的原型。

  將對句和桃符相結合,流傳最廣的說法源自《宋史.蜀世家》。據記載,五代十國時期,每到歲末,蜀國後主孟昶都會吩咐學士擬備新年吉語,寫在桃木板上。可惜至今僅存一副,但卻是孟昶手筆: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這裡還有個小故事。孟昶寫下這副對聯後一年,後蜀為宋所滅。宋太祖趙匡胤隨即派呂餘慶出任成都知府,應上聯;趙匡胤稱帝後把自己的誕辰定為長春節,應下聯。這是巧合還是語讖,實在見仁見智。3

  不過,近年敦煌民俗專家考證,指最早的春聯至少可以上推二百餘年至唐朝開元年間。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 S0610)抄有多組對聯,部分節錄如下:

歲日:  三陽始布
     四序初開

     福慶初新
     壽祿延長

立春日: 銅渾初慶軌
     玉律始調陽4

     五福除三禍
     十善消百殃

  文字的時間和內容屬桃符,格式為對句,再加上遺書指明「書門左右」,足可斷定這些俱為桃符題辭,也就是後來的楹帖。

  但不論春聯始於何時,至此民間已逐漸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神荼」和「鬱壘」,內容亦從只求鎮邪,擴闊至詠春、賀年、祝願等等。及至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帖子」。5不過,大家還是慣常以「桃符」呼之: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6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 日〉

朱元璋

  到了明朝,因著明太祖朱元璋的緣故,掛春聯這個習俗更為興盛。朱元璋一生傳奇,做過討飯乞兒、化緣和尚,胸中墨水本來多不了哪裡去,只是十分好學,當上皇帝後跟著劉伯溫、宋濂等當世大儒,學起文學修養來。他尤其熱中對對聯,於推廣春聯一事,可謂不遺餘力。

  據清《簪雲樓雜說》所記,某年過年前,朱元璋忽然雅興大發,下了一道聖旨,所有人不論身分地位,都要在家門前掛上春聯。一令既出,莫敢不從,何況大明皇帝並非說說而已,他還會微服出巡,四處欣賞這些歌功頌德、如意吉祥的對聯。有一次,一戶人家就給逮個正著:原來主人以閹豬為業,不會做春聯。朱元璋於是大筆一揮,即場寫下: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故事還未完結。朱元璋之後又路過這戶人家,見門上還是沒有春聯,便再問因由。主人回答說:「知道是聖上御書,所以已把對聯掛於中堂,為萬歲爺焚香祝聖。」朱元璋聽罷龍顏大悅,賞銀三十兩。因此,說「春聯之設,自明孝陵昉也」7,亦不為過。

拾趣

  春聯源起說法固然紛紜,春聯趣聞也有不少。話說東晉某年,王羲之遷居浙江紹興。時值歲晚,王羲之也應節題寫春聯,貼在門前。聯云: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怎料,次日醒來春聯卻不見了。「難道春聯貼得不穩,經不起風吹?」王羲之也沒多想,隨即貼上另一副對聯:

鶯啼北里千山綠
燕語南鄰萬戶歡

  這次貼得牢牢的,誰知第二天春聯又不見了。原來王羲之的書法獨步天下,親筆揮就的春聯公開張貼,哪有不被人順手牽羊之理?王羲之並不動怒,只是對聯天天貼天天丟也不是辦法。細想之下,王羲之提筆再書一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小賊再愛書聖的字,看著這副對聯也下不了手。就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了幾天。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左鄰右里聚在王府前,正要看小賊最終會否按捺不住,卻見王羲之拿起筆,在上下聯下各加三字: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晚行

  眾人見狀,不禁拜服於王羲之的才學。8

  在此謹祝各位同事:

新年事事如意
樂事年年有餘

參考資料:

  1. 書刊
    1. 《巧聯絕對》,將門文物,1994 年,臺北。
    2. 《中國文化故事(第三集)》,李甲孚著,綜合月刊社,1976 年,臺北。
    3. 《紀曉嵐的對聯及聯論》,李夏著,匯智,2012 年,香港。
    4. 《對聯寫作精解》,羅維揚著,岳麓書社,2012 年,長沙。
    5. 《名聯觀止》,梁羽生著,天地圖書,2009 年,香港。
    6. 〈我國最早的楹聯〉,譚嬋雪撰,《文史知識》1991 年第 4 期(總第 118 期),中華書局,北京。
    7. 〈敦煌文獻《春聯》校釋〉,楊琳撰,《中國典籍與文化》2011 年第 1 期(總第 76 期),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北京。
  2. 網站(2013 年 9 月 30 日擷取)
    1. 對聯〉、〈春聯〉,維基百科。
    2. 貼春聯〉,百度百科。
    3. 春節文化——趣話春聯》,香港教育城。
    4. 妙趣的漢字.對聯漫話》,燦爛的中國文明。

註:

  1. 清.梁章鉅.《楹聯叢話全編.卷一.故事》:「嘗聞紀文達師言:楹帖始於桃符,蜀孟昶『餘慶、長春』一聯最古。但宋以來,春帖子多用絕句,其必以對語,朱箋書之者,則不知始於何時也。」紀文達就是紀曉嵐,文達是諡號。
  2. 見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神荼粵音「申書」,鬱壘粵音「屈律」。
  3. 見《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八》。《楹聯叢話全編.卷一.故事》論說:「此(按:指『餘慶、長春』聯)在當時為語讖,實後來楹帖之權輿。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另按《宋史.本紀第一》所言:「己未,宰相表請以二月十六日為長春節。」二月十六日就是趙匡胤的生辰。
  4. 銅渾即渾天儀,是模擬天象的儀器,其上各星循軌而行。
  5. 另有一說,指到了明代才以紅紙代替桃符。
  6. 一種以屠蘇等藥草調製而成的酒。相傳於正月初一,一家大小飲過屠蘇酒後,可避邪、除瘟疫。
  7. 見清.陳尚古.《簪雲樓雜說》。孝陵是明太祖的陵墓,代指朱元璋。昉是開始的意思。
  8. 這個當然只是傳說,否則最早的春聯已可追溯至晉朝。

《估藝集》2014 年 1 月刊

春滿乾坤福滿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