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夕 - 歌詞.時代 (2010) (口筆澤言 - 此情此景 - 水).jpg(一)

  來個不相干的前言。

  跟 BB 和 LY 說,想寫點甚麼。聽過了林夕一番話,應該有點感想吧?
  那是〈歌詞.時代〉,海報說是「講座.分享.交流.對話」。
  過了十天,還沒有動筆,看來,是另一場「講.坐」——光說不做是也。

(二)

即使身處逆流未畏懼
我兩手 一轉勢便浮浪午睡
任潮浪再巨 也終歸跌碎
何妨學習輕舟懂得戲水

假使所愛流離在對岸
我的心肯輕放 便難被碰撞
為誰而震盪 沒法收便放
離離合合悲悲喜喜似水 別強擋

善莫善於水 輕與重 也借勢推送
柔弱莫弱於水 水轉動 卸去了心痛
容大莫大於水 將壓力化清風
磨到頑石也融 將恨意歸空

不爭先 氣度才無處覓
永遠不執於友敵 才無敵
動搖沒法靜 要懂得用勁
浮沉順逆轉身不沾背影 像泡影

善莫善於水 水向下 退了也可進
柔弱莫弱於水 水舞動 哪裡要操控
容大莫大於水 山與岸被簇擁
直到頑石失蹤 只望見清空

林 峯.〈浮生若水〉
鄧智偉曲.林 夕詞
無綫電視劇《太 極》插曲

  基本上,這首歌完全合我合尺:一、林夕歌詞;二、太極;三、林峯。
  林夕的歌詞不用說;他的詞,我幾乎是盲目擁戴的。
  先說林峯。單就形象而言,他明顯是偶像派。似乎我還沒有跳脫偶像的迷陣。只是,說實在,要是這首歌由別的小生演唱,我倒未必會十分留意。到底,他那首〈記得忘記〉我始終未能忘懷。
  再說太極。恐怕多少有點情意結,那是因為金庸筆下的張三丰。當然,據考証,太極未必是張三丰所創,可是,信金庸也不一定壞。至少,「即炒即賣,新鮮熱辣。」、「是木劍?老道這不是用來畫符捏訣、作法驅邪麼?」出自張三丰的口,實在親切和藹得很。1

  講座上,林夕沒有提過這首歌詞。不過,言談之間,提到水。
  詞人就像水,旋律就像容器。填詞(現下流行曲大都是先曲後詞的)就必須跟著旋律走。例如,古巨基的〈時代〉要求寫出現今時代的現象,還要在 hook line 寫出解答。林夕說不可能,這首歌的 hook line 只有六個音:me re me so me re,哪有可能開一道靈方妙藥,難道是「天山蓮千年蔘」?「風雨急,歲月趕」已勉強紀錄了時代的脈搏,道出了歷史的洪流。所以,歌詞不能走出音樂的框框。更何況,歌詞還要為歌手度身訂做,王菲的〈臉〉就不是初出道時的衛蘭可以唱。

  老子也說過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於水2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有道德的人就像水,水能夠與萬物融合卻不會跟萬物相爭,還能處在大家都討厭的卑下位置,水的這些特質正好跟道很相似。有道德的人像水處在低下的地方一樣的謙虛,心就像水一樣的淵博沉靜,付出就像水滋養萬物一樣的不求回報,言行的誠信就像水映照萬物那樣的清晰,為政就像水能除垢一樣的有政績,做事就像水能方能圓一樣的有效用,行動就像水能隨形變化般地順應時勢。有道德的人就像水與世無爭,所以沒有過失。

《道德經.第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譯文:天下的東西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任何可攻堅克強的東西都不能勝過它。因為沒有任何東西能代替它。弱能勝過強,柔能勝過剛,天下間沒有人不知道,但沒有人做得到。所以聖人說:「能承受得起全國人的侮辱,才配做社稷的主;能承受得起全國的災禍,才配做天下的王。」這種合於真理的話卻與一般所認為的不同。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林夕信佛,但我相信他對道家也有涉獵。不過我就止於敬仰老子的智慧,所以覺得林夕的〈浮生若水〉寫得實在到家。
  歌詞的中心有二:一、太極圓轉,無使斷絕;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二、善莫善於水,柔弱莫弱於水,容大莫大於水。
  他寫水,《道德經》第七十八章正正是〈浮生若水〉裡面水的藍本:進可攻(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離離合合悲悲喜喜似水/別強擋),退可守(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水向下/退了也可進)。
  他寫太極,借力打力(浮沉順逆轉身不沾背影/像泡影),運轉不絕(我兩手/一轉勢便浮浪午睡)。
  他寫太極和水,川流不息(水轉動/卸去了心痛),方圓無形(水舞動/哪裡要操控)。
  他還要寫百川匯海(山與岸被簇擁)。
  而《道德經》第八章的主調「上善若水。夫唯不爭,故無尤」,就見於「不爭先/氣度才無處覓」。
  和老子相比,「水滴石穿」(磨到頑石也融)、「水能覆舟,亦能載舟」(何妨學習輕舟懂得戲水)就相當顯淺了。可見道在屎溺,智慧在草木之間。3
  林夕的詞,「無以易之」。

  想起,不少人都會用《道德經》比擬〈約翰福音〉。最大的原因是中文聖經一直用「道」去翻譯希臘文的 logos。這肯定有其道理,否則其他聖經譯本早換了另一個字。Logos,話語的意思,英語聖經亦翻作 Word,所以用「道」一字既指說話,亦蘊含道理。
  《道德經》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和基督教頗類近。可以用嘴巴說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可以用文字稱呼的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了。三位一體的神,若不是祂願意默示我們,我們不可能認識祂4,而創造主的名字雖多,但正正因為多,所以沒有一個名字足以代表神,實在沒有,只有 "I AM",「我是」。5
  今天讀到《道德經》的「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一句,不就是耶穌說的「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45)麼?耶穌又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馬太福音〉23:11-12)

  只是,老子的道始終不是基督教的道。
  〈約翰福音〉一開首便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1-2, 14)道就是耶穌。
  耶穌說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復活在祂,生命也在祂。老子的道,勉強可以說是道路和真理,但生命,似乎除了說過「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外,就沒有別的了。

(三)

  星期日晚,看了紀念李小龍七十冥壽的電視節目《龍騰天下》。
  我並不崇拜李小龍,不過好生敬重他。他為中國功夫貢獻甚大,因為他,外國人得以認識中國功夫。
  節目播了一段李小龍的聲帶,內容也許耳熟能詳,就是他的武術哲理:"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 like water. Now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water into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Now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6
  也是水。
  原來,水,既可柔弱如太極,也可剛勁如截拳道。

(四)

  星期天早上的主日學,黃牧師說起耶和華的名 "I AM",也提及〈約翰福音〉記載了耶穌七次說「我是」。這明顯宣稱耶穌是神,因為 "I AM" 一詞就是神的名字,而猶太人深知「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出埃及記〉20:7),否則,他們哪會認為耶穌說了褻瀆的話7,約翰又豈會胡亂使用呢?

  七個「我是……」是8

  1. 「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6:35)
  2.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8:12)
  3.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喫。」(10:9)
  4.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10:11, 14)
  5. "I am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life. He who believes in Me, though he may die, he shall live. And whoever lives and believes in Me shall never die." (11:25-26, New King James Version)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和合本)
  6.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14:6)
  7.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15:1, 5)

  黃牧師說,耶穌是豐富的。我們要成長,祂就是葡萄樹;我們飢渴,祂就是糧是水;我們怕黑,祂就是光是真理;我們沒有出路,祂就是門是道路;我們面對撒旦,祂就是好牧人;我們有生老病死,祂就是生命,祂就是復活。只要我們去到耶穌面前,祂就是我們心底裡的需要。因為祂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豐盛」。(〈約翰福音〉10:10)

  原來,耶穌像水,又不像水。
  水,遇甚麼成甚麼,或方或圓。耶穌,雖說我們可以求,祂也可以滿足我們,可是祂要我們成長,會把我們修理乾淨,因為我們是祂的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翰福音〉15:5)

(五)

  耶穌不是水;我們才是。
  〈約翰福音〉第二章記載了耶穌第一個神蹟「變水為酒」。婚宴的酒不夠,耶穌就把水變為酒,還要是好酒。9
  我們是水。直到現在,耶穌依然變水為酒。我們也可以變成酒,還要是上好的酒——只要我們願意按祂說的照辦。

  我們是水。老子的道、李小龍的哲學也不妨學學,學水一般向低處流,處卑微,洗污垢,亦剛亦柔。
  但我們不要只學水,我們要變成酒,變成好酒——只有耶穌,才能叫我們的本質改變。

一零年十二月一、二日

後記

  • 這一篇類型頗雜:依主旨,是「以馬內利 :: 清心直說」;依靈感,是「淡淡的書卷味 :: 聽講」;依開筆,是「曲.詞.歌.意 :: 粵」。乾脆歸類於「口筆澤言 :: 此情此景」好了。
  • 文中引了不少資料。還是那句,文責我付。尤其是林夕和黃牧師那些,我加了不少自己的意見;都不能當作是他們的立場。

註:

  1. 引文見金庸《倚天屠龍記》第二十四回〈太極初傳柔克剛〉。
  2. 譯文以《老子說》為主,並對照《老莊智慧》稍作修改:
    《老子說》,蔡志忠漫畫原著,明日多媒體書 002,明日工作室,臺灣。
    《聖言語錄【叁】——老莊智慧》,香港教育圖書公司,香港。
  3. 今天湊巧讀了些《香港歌詞導賞》(黃志華、朱耀偉著,匯智出版),裡面有一篇文章評賞韋然的〈足印〉。作者認為詞中的「真理」並非無的放矢,因為真理的而且確無處不在。

    落日秋山孤柏 寒夜路冷風清
    寂靜是荒郊山嶺 明月夜照山徑

    月夜秋風吹過 紅葉傲笑山中
    獨自在荒郊飄泊 流浪到哪方往

    默默看夜空 星光閃處奧妙無極
    冷雨下我心有淒意 迷離霧裡看不見

    夜靜秋山飄雨 雲霧互訴心曲
    大地是蒼蒼一片 誰人冒冷雨走過

    月夜星光映照 明月夜照山間
    大地是蒼蒼一片 誰留下了那足印

    大地宇宙間 彷彿一切也是奇妙
    世界上每一個小節 瀰漫了真理

    鄧惠欣.〈足 印〉
    韋 然曲詞

  4. 說到啟示,通常都會引用〈提摩太後書〉: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提摩太後書〉3:16

    不過,我覺得這句也是: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約翰福音〉1:18

  5. 「我是」在中文裡較難行文。參考英譯會較容易理解:

    And God said to Moses, "I AM WHO I AM." And He said, "Thus you shall say t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I AM has sent me to you.'"

    Exodus 3:14 (New King James Version)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出埃及記〉3:14

    He replied, "Why do you ask my name? It is beyond understanding."

    Judges 13:18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你何必問我的名,我名是奇妙的。

    〈士師記〉13:18

  6. 可以收看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LKYcRFfIDtI
  7. 這裡我也許有點偷換概念,因為七個以「我是……」開頭的宣告和直接說「我是」是有分別的。這點在 New King James Version 比較明顯(I AM 是大寫的):

    Jesus said to them, "Most assuredly, I say to you, before Abraham was, I AM." Then they took up stones to throw at Him; but Jesus hid Himself and went out of the temple, going through the midst of them, and so passed by.

    John 8:58-59 (New King James Version)

    他們要拿石頭擲死耶穌,因為「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他褻瀆耶和華名的時候,必被治死。」(〈利未記〉24:16)
  8. 還有一項類似「我是……」的宣告: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翰福音〉4:13-14

    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

    〈約翰福音〉7:37-38

  9. 耶穌頭一件神蹟: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耶穌說:「母親,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
      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約翰福音〉2:1-11

《銅聲同氣》2011 年 1 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