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

  開始為寫而寫。
  不是不想寫,但還是不想寫。用句老套的話,這叫心有餘而力不足。又或者說,想寫,但還不是時候。
  但再等,不就更不想寫嗎?

(二)

第21頁  還書之前,再讀一遍李伯伯的《第21頁》。
  李伯伯,就是暨南大學的李家同教授。

  是第一次看他的書。他寫的東西簡單、好讀、易明,但難得。許多年前,收到一封連鎖電郵,就是一個傳一個的那一種,裡面的故事就是節錄自李伯伯那本《讓高牆倒下吧》,當時感受很深。跟自己說了好多遍,要找來看……最近終於看他的新書《第21頁》。

  看的時候,總在想,哪個故事是真的呢?肯定不全是真實的,但心意卻是真實的。
  只是,我這個人,似乎很在意是真是假。我不介意虛構,虛構的東西我一樣可以全盤接收,但我需要知道真假。我懷疑心理學有些相關的研究,也許叫做心智年齡相悖論還是甚麼的(連 Tigger 也給診斷出過度活躍症,我當然也得有點病)。

  我說李伯伯寫的東西簡單、好讀、易明,因為每個故事的結尾,他都會把想說的寫得清楚明白:自己先不要學壞,不要抽菸,不要喝酒,不要嚼檳榔,不要到KTV做事。要多留意關心身邊不幸的人,儘量回饋社會。每個故事都反覆說明這些道理。多簡單。但要付諸行動,不易也不難。很佩服李伯伯,當校長管理大學已不容易,他居然還有時間替中小學生補習,還有時間寫書教英文數學!

(三)

  書裡提到一個故事。

  星期六,午飯後和姊姊逛書局,她提到一本書,叫 Lord Of The Flies。故事說,不知甚麼原因,一群小孩子流落荒島。雖然只有十多人,但他們居然形成了一個小社會,似乎有領導的,也有作工的。這一來,自然就要有規矩。這個故事可怕之處,就是這些規矩最後演化成法律,甚至要宣判並執行死刑。姊姊說,故事結尾就是行刑之際,救援隊抵達,小孩子見到成人,剎那又回復小孩的純真和依賴。
  像看凶兆。
  原來,《第21頁》也提過這個故事。〈上主,求祢垂憐!〉有個類似的故事梗概:

  看過《蒼蠅王》這部電影沒有?故事中,一群教堂唱詩班的孩子坐飛機去演唱,飛機迫降在一荒島上,大人都死了,孩子們由相互扶持,逐漸地淪落到互相殘殺,當孩子們出去殺人的時候,他們必須唱一首歌來壯膽,而他們唱的就是〈上主,求祢垂憐!〉,因為這是他們最熟悉的歌。導演如此安排,可以說是神來之筆,因為他們也的確需要上帝原諒他們的罪行。

  又想到宗教。
  如果說,人類為了尋找出路,因而塑造出全能的上帝的話,那我也寧可如此相信,因為,佛家的悟,建基於人的慧根人的領受。然而貪嗔癡愛惡欲,與生俱來,這個悟,究竟從何而來呢?而道家講清靜無為,同樣要人自己洞悉。佛道二途,可以之行事為人,不可以之窮天究地。
  或者只能嘆句「未能忘情,未能明心見性」了。

(四)

  書的下卷叫「故事之外」,輯錄了十一篇散文。其中一篇〈過失與缺失〉好像在說我。

  李伯伯說,他比較過悔罪經的中英文版,發現中文版少了樣應該懺悔的事。兩個版本都說要對 what we have done 做了的壞事懺悔,但英文版還要對 what we have failed to do 懺悔。這顯然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這做人哲理唱反調。我這個自命安全第一的人,欠了的就是這份主動,就算我敢自誇沒犯過多少過失,但在 what we have failed to do 這把尺下,卻定是缺失纍纍。

  膚淺地看,就算有千萬個理由,不愛主動撥電話寫電郵給朋友已是一些 failed to do 的事。朋友之間當然該互相關心,但既然我不主動,我倒也不期望朋友主動。
  目光遠大一點,對陌生人,對世界另一角落的人,我們都應該關心。李伯伯語重心長的說:「至於遠在非洲的窮人,我們大概是不會去關心他們的。」

  他引用了德蘭修女的話:「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
  還有耶穌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 45)

(五)

  稱他為李伯伯似乎很親暱、很近,但,還是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