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送馬迎羊之際,正好以十二生肖為題,說說故事,應應節。

羊——叱石

  相傳1 漢朝有個牧童,有次放羊時遇見道士,便隨之修道,再也沒有回家。他的哥哥四處尋索都沒有下落,時間一晃四十餘年。後來,哥哥找來一名道士占卦,最終在山中找到弟弟。兄弟相見,既悲且喜。哥哥隨口問道:「當日放牧的那些羊呢?」弟弟回答說:「都在山的東面。」哥哥看後回來,說周圍只有白石,並沒有羊。弟弟說:「羊都在,只是哥哥你看不見罷了。」於是兩兄弟一同走過去。哥哥正要說話,卻聽弟弟一聲呵叱,眼前萬塊白石隨即變為白羊。這故事演化為成語「叱石為羊」,比喻得道成仙,法術高妙。

猴——獻果

  猴子一向和水果分不開,猢猻愛吃香蕉人所共知,老祖宗孫悟空非但是花果山的美猴王,更是偷吃王母娘娘蟠桃的齊天大聖。這次獻果的,則是一隻獼猴。

  一日,釋迦牟尼坐在河邊靜思,一隻獼猴手捧蜜果,一頭大象鼻捲竹筒甘泉,悄悄走來跪在面前。釋迦牟尼便問因由,獼猴說:「我和同伴每日在山麓攀樹摘果,可是經常遭人獵射,現在只剩下我。求佛祖救度。」大象也說:「我住處附近有一惡人,整天捕殺象群,我為避禍逃匿至此。有幸遇見佛祖,還望庇護。」釋迦牟尼對獼猴和大象說:「傷生害命是佛門第一大戒,濫施強暴的人終須受懲。你們要解脫苦厄,就須經修磨練。」於是與象猴同飲甘泉,分食蜜果。象猴大喜,叩拜佛祖後轉身投河,只待轉世為人,再出家修行,以求解脫。

雞——司晨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蒙學經典《三字經》這幾句話點出了做人應當敏學求進的道理。家犬夜晚看門防盜,公雞清早啼叫報曉。禽畜尚且能盡忠職守,假如我們不懂各司其職,則何以為人?蜂和蠶各有一技之長,如果我們不知上進,恐怕就連昆蟲也比不上。

  《三字經》行文淺白,藉人倫禮節、歷史國學等範疇勵學明道2,即使在廿一世紀,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教材。

  「幼而學,壯而行。」《三字經》如是說。

狗——迎客

  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3 這大概是西方對狗的看法,或者至少是現代的,因為在古代中國,狗都是下等的,甚至淪為惡人的代名詞。「虎父無犬子」、「狗尾續貂」,乃至「走狗」、「虎落平陽被犬欺」,順手拈來的都不是好詞語。要找個中聽的別號並不容易。

  其實,古今中外的狗都一樣,差別只在於人對狗的看法。西方的狗一樣要當獵犬、看門口,我們卻要鄙夷、貶稱牠們做「鷹犬」、「門口狗」;西方的狗一樣會搖尾,他人眼中看為可愛,我們卻視為乞憐。

  還好,杜甫寫過「犬迎曾宿客,鴉護落巢兒」4,讚賞狗非但懂得迎賓,甚至認得曾經留宿的客人。

豬——黑面郎

  舊時朝廷設御史一職,專司糾察彈劾,辦事地方稱為御史臺。漢代御史臺外經常有野烏棲息,因此御史臺又喚作烏臺。

  話說5 桂林風俗,日日食蛙,湊巧有一桂林人氏就任御史,朝中官員笑說:「你的地方不叫烏臺,叫蛙臺才對。」怕亦有嘲弄之意——恍如青蛙聒聒亂叫。御史回答說:「那不是蛙,而是圭蟲。只不過,圭蟲過的生活不是比黑面郎好嗎?」以往中國養的多是黑豬,是故以黑面郎代指。朝中官員討了個沒趣,羞慚而退。

鼠——無牙

  鼠,不為人鍾愛的動物,照說不會有甚麼雅號,豈料古人就有用「無牙」來代指老鼠的。然而,老鼠牙齒清晰可見,無牙從何說起?這就要追溯古人用字和對鼠的觀察了。我們現今統稱的「牙齒」,在古代卻是牙、齒分明的:當唇者稱齒,兩旁曰牙。而鼠屬齧齒目哺乳類,天生沒有犬齒,門齒和頰齒之間的齒隙寬闊明顯。因此,古人才有「鼠無牙」之說。

  我們讀《詩經》讀到:「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6 墉即牆壁,後來「鼠無牙」便用來指憑強力侵凌他人。沒有犬齒竟然也能充當稱謂,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聯想力。

牛——運糧

  中國以農立國,牛向來是百姓的好搭檔。除了耕田,牛也負責運送糧草,因此以「運糧」來稱呼牛自然不過,但其中或許還有個風雅一點的緣由。

  據載,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為蜀軍提供糧食。「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7 至於孔明運糧乃至奪糧的精彩情節,當然要細看《三國演義》8

  只是,木牛流馬的製作方法今已失傳,論述再多,也不過是發思古之幽情罷了。

虎——山君

  虎,亞洲獨有的動物。按《說文解字》,「虎,山獸之君。」《駢雅.釋獸》亦說:「山君,虎也。」民間傳說,「王」字就源於老虎前額上的斑紋。

  雖然老虎號稱山獸之君、百獸之王,但是由於棲息地受破壞,又遭人類不斷獵殺,老虎的數目正急遽減少,已屬瀕危物種。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和世界野生基金會的資料,老虎的數目由二十世紀初全球約有十萬隻,至目前剩下不足三千二百隻。華南虎,又叫廈門虎、中國虎或南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品種,更是虎現存所有種類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9

兔——搗藥

  傳說中,嫦娥偷吃了夫君后羿的長生不老藥,成了仙子,直奔月上廣寒宮。一直陪伴左右的除了砍樹的吳剛,還有一隻會搗藥的小白兔。晉代傅玄就有「月中何有?白兔搗藥」10 句,李白也寫過「白兔搗藥秋復春,姮娥孤棲與誰鄰?」11 這隻小白兔搗的是甚麼藥呢?讀漢朝樂府〈董逃行五解〉就有答案:「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

  這隻玉兔還曾在《西遊記》出場,舉起搗藥杵與孫悟空單挑呢。正是:「金箍棒,搗藥杵,兩般仙器真堪比。」12

龍——四靈之首

  《禮記.禮運篇》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麟鳳龜龍,是中國傳說中的四種神物。原始時期,古人會假借一些生物或自然事物來表示氏族的血統,並奉之若神明;這些符號稱為「圖騰」。後來部落歷經戰爭,互相兼併,各種圖騰多次複合融和,於是產生了林林總總形象奇異的圖騰,像中國的龍就集合了蝦眼、鹿角、牛鼻、狗嘴、鯰鬚、獅鬃、鷹爪、魚鱗、蛇尾。

  龍純屬虛構,我們與龍也沒有絲毫相似,然而遠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圖騰崇拜,卻形成了中國人五千多年來尊龍為聖、以龍為首的文化,自稱龍的傳人。無怪乎龍是「四靈之首」。

蛇——食鹿

  話說13 每逢春夏時節,蚺蛇大多會在山林等候,一有鹿經過就咬住不放,並從鹿尾開始吞食。由於鹿角多叉,吞不下,蚺蛇就會游進森林,擱起鹿頭,直等到鹿腐爛,頭角都掉到地上,才能把鹿身嚥下肚裏去,所以這段時期蚺蛇非常羸弱。待鹿消化後,蚺蛇就挺秀悅目起來,還要比沒吃鹿的壯健。有人就說:「蛇一年就吃一隻鹿。」

  《山海經》說巴蛇吞下大象後,要消化三年,才把象骨吐出來14。看來,蛇還真懶。

馬——踏雪

  牲畜有名字的不多,有名氣的就更少,但即使名字再響,名氣再大,能夠留名青史的,大概只有馬。

  三國時代,名馬紛呈,關羽的赤兔、劉備的的盧、曹操的絕影,名字都載入了史書《三國志注》15。據說張飛也有一匹駿馬,性情跟他一樣暴烈爽直。這匹馬通體烏黑而四蹄雪白,故稱烏雲踏雪。

結語

  十二生肖還有其他別號,例如豬又稱烏將軍,馬也有飛黃之號。看官若熟讀武俠小說,定必知道上文所選錄的別號取自《絕代雙驕》。書中的江湖劇盜「十二星象」自覺「做牛做馬,大是不雅,所以又引經據典,為自己找了個風雅的名字」16

  這些別稱異名或許有附庸風雅、故弄玄虛之嫌,但其中所蘊涵的卻是道道地地的文化風俗、歷史流變。正如神砂、青蟹、紅衫、大牛、金牛,不就點綴了我們的錢幣史嗎?

參考資料

  1. 《說文解字》,許慎著,段玉裁注。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年。
  3.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錢文忠著,網絡與書出版,2009 年。
  4. 《三國志》,陳壽著,裴松之注。
  5. 《絕代雙驕》,古龍著,天地圖書,1999 年。
  6. 〉、〈齧齒目〉、〈〉、〈華南虎〉、〈〉、"Man's Best Friend (phrase)",維基百科,2014 年 12 月擷取。
  7. "Panthera tigris",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4 年 12 月擷取。
  8. "Tiger", World Wildlife Fund,2014 年 12 月擷取。
  9. 〈中國的「四靈」民俗〉,何大江撰,互聯網傳。
  10. 中華別稱的文化特點與構成方式〉,2014 年 12 月擷取。

  1. 見葛洪.《神仙傳.卷二.皇初平》。皇初平又名黃初平,即日後的黃大仙。
  2. 相傳《三字經》成書於宋代,並於清末增訂,內文多少帶有封建色彩。
  3. 最早見於 1821 年,美國報紙 The New-York Literary Journal 刊登了一首詩,其中四句為:The faithful dog – why should I strive / To speak his merits, while they live / In every breast, and man's best friend / Does often at his heels attend. 亦有指出自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英譯)It seems that nature has given the dog to man for his defense and for his pleasure. Of all the animals it is the most faithful: it is the best friend man can have.
  4. 杜甫.〈重過何氏五首〉其二。
  5. 見馮贄.《雲仙雜記.卷六.蛙臺》引《承平舊纂》。
  6. 《詩經.召南.行露》。
  7. 《三國志.諸葛亮集》引《魏氏春秋》。
  8. 見《三國演義》第一零二回〈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9. 有專家甚至相信現時已無野生華南虎。
  10. 傅玄.〈擬天問〉。
  11. 李白.〈把酒問月〉。
  12. 見《西遊記》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13. 見劉恂.《嶺表錄異.卷下》。
  14. 見《山海經.海內南經》。據說這些象骨是治腹內疾病的靈藥。
  15. 赤兔、的盧和絕影的記述分別見於《三國志注》中〈呂布傳〉、〈先主傳〉和〈武帝紀〉。
  16. 《絕代雙驕》第八十九回〈守株待兔〉;書中記述十二星象所引用的經典為《詩韻》。

《估藝集》2015 年 2 月刊

補記

  這篇小文寫晚了。
  當年看《絕代雙驕》還小,讀到十二星象的「雅號」感覺不大,畢竟食鹿、叱石等字詞太艱深,與故事情節也沒有多大干係(除了黃允材明擺著有牙卻叫魏無牙而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在家裡找到一本小書,字排得密麻麻的,翻著翻著居然看到司晨獻果四靈首甚麼甚麼的,還有其他飛禽走獸的別稱。現在回想,那大概就是詩韻合璧、詞林典掖一類的工具書。
  翻開小書,才知道十二個雅號個個都有來歷。
  於是,就想追溯那些雅號背後的故事。
  於是,廿多年後終於寫好了。
  謹以為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