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漢魏六朝〕春江花朝秋月夜──朝野珍聞(一)

  故事很多,這裡且雜記一下。

  韓嬰.《韓詩外傳.伯牙子期》:故事就不寫了,大意也不提了,要讀,就讀《警世通言》的第一回〈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吧。我就一連讀了三次。

  劉向.《新序.祁奚舉賢》:祁奚「退休」前,晉悼公先後向他請教接替他當大夫和出任國尉的人選,他推薦了解狐和祁午,晉悼公很奇怪,因為解狐跟祁奚有仇,而祁午卻是他兒子。祁奚答他:「君王問的是誰能勝任,而不是問誰跟我有仇、誰跟我有親呀!」這就是「外舉不避仇人、內舉不避親戚」,一如《書經》上說:「不偏不黨,王道蕩蕩」。反觀現今社會,我們不是一邊呼喊「避嫌、防止利益輸送」,一邊繼續「攀關係、套人情」嗎?世風日下啊!

  佚名.《燕丹子》、王嘉.《拾遺記.淫泉怨碑》:荊軻刺秦王事敗那一節好像和以前聽的有點不同。以前是說自傲的秦舞陽被秦王的氣勢嚇得露了破綻,令秦王稍有提防;這裡卻特別記載琴師智救秦王。而〈淫泉怨碑〉入面說,秦始皇墳墓內有金鑄的鳧雁變成真鴨、又憑空多了一些鳴冤石碑,分明就是子虛烏有的事。(還加上一句說這些都沒有記在《史記》《漢書》裡,那不就像金庸說沒有史學家認得堂堂韋爵爺在《尼布楚條約》上的簽字嗎?)所以嘛,小說就是小說。

  揚雄.《蜀王本紀.杜宇化鵑》:原來這故事和聖經裡大衛與烏利亞的轇轕有點相像。蜀王杜宇,號望帝,任用鱉靈為國相。一次,望帝趁著鱉靈外出治山理河的時候,姦污了鱉靈的妻子。望帝因為心裡有愧,所以鱉靈回京後,便把帝位禪讓給他。之後,望帝失了蹤,有傳他化成了凄厲啼鳴、吻有血痕的杜鵑,也就是子規鳥。單單就這件事看,大衛明顯給比了下去:他居然派烏利亞去送死,好讓自己得到他的妻子拔示巴。

  趙曄.《吳越春秋.范蠡文種》、皇甫謐.《高士傳》:范蠡、文種二人都是越王復國的功臣,但范蠡懂得鳥盡弓藏的意思,但文種不明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范蠡可以功成身退,而文種只能橫劍自刎。究竟讀聖賢書所為何事?有人漏夜趕科場,為要入仕報國;有人甘於清貧,做其高士隱者,就好像《高士傳》的嚴光、嚴遵、韓康,便是要頂撞皇帝也不願為官。

  應劭.《風俗通義.兩婦爭兒》:和所羅門一樣,都是審理一場爭兒子的案件。編者在解說中,說這則故事輯自另外幾部書,而情節又曾化入其它雜劇記敘之中。

  王嘉.《拾遺記.薛靈芸》:薛靈芸在宮中有個雅號,叫做「鍼神」。忽然省起,古龍筆下好像有個叫薛神針的。

  沈約.《俗說.李勢女》:桓溫平定成漢,納了成漢國君李勢的女兒做姬妾。他妻子知道後,呷醋得要斬殺這名姬妾。正要動手,卻驚見這女子神態端莊,「我見猶憐」。對了,「我見猶憐」就是出自《俗說》。不過《俗說》漏了李小姐的說話:「國破家亡,無心苟活,以至於今日;如能見殺,實猶生之年!」(虞通之.《妒記》)

(二)

  每卷書的書名都摘自一些詩詞,應該是和書中的內容相配合的,可是在下才疏學淺,恐怕未能看得出當中的關聯……不過也會儘量找出原文,算是學多一點東西吧!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索索。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難。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嘗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嗚。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也許因為這首詩很老,又或者很長,各個版本總有些字詞不同。有些是異體、相通字,如「予、余」、「暗、闇」、「回燈、迴鐙」、「六么、綠腰、錄要」、「伏、服」、「繞、遶」等;又如「因為長句,歌以贈之」一句,有些版本作「因為長歌以贈之」。不過這些對理解原文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有一類卻是連字都換掉了:「間關、閒關」、「冰下難、水下灘」、「幽愁、幽情」、「嘗教善才伏、常教善才伏、曾教善才伏」、「鞍馬稀、車馬稀」等等,似乎是難以還原本來面目的了。這對內容無疑有點改動,帶出的情感也因而有所不同。可見研究文學的,不少心血都花在考證上了。這裡就只能拼湊成這個模樣。

  想了好多天,終於想到一個以「春江花朝秋月夜」為題的原因。〈琵琶行〉雖然主力記載琵琶女的琴藝,但也記述了士大夫和歌伎「同是天涯淪落人」自身的故事。一句「春江花朝秋月夜」,點出卷一輯錄的朝野珍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