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夢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黃景仁.〈綺 懷〉其十五
(一)
好多年前了,久遠得都忘了。
印象都模糊了。
記得:是何嘉麗,是《如此星辰》,是香港電台,是週六晚。
就這麼多了。
那時還小,唸中學吧。比現在年青,比現在單純,比現在快樂。
也比現在喜歡聽收音機。那時,愛聽何嘉嘉,愛聽梁繼璋。
現在呢?打開收音機,只是想熱鬧熱鬧。
教我著迷的,是節目名稱,還是那條經常播著「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的聲帶呢?
那時,還讀過《還劍奇情錄》。梁羽生如此寫道:
陳玄機嘆了一口長氣,心道:「可惜她是雲舞陽的女兒,呀,我還想著她幹麼?我武功若未練成,怎能踏進那座房子?呀,難道真是要十年之後才能見面?」想起十年之後,自己也未必鬥得過雲舞陽,心中更為悵惘,忽地又想道:「不知她可思念於我?若是她也思念於我,我真願意再冒性命之危!」黃仲則詩道:「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陳玄機比黃仲則早生了三百多年,當然沒有唸過這兩句詩,可是這感情今古相通,陳玄機這時心中所想的,除了雲素素外,更無雜念,夜冷風寒,他中宵獨立,一點也不覺得,敢情竟是想得癡了。
梁羽生.《還劍奇情錄.二.輕憐蜜愛》
(二)
黃景仁,字仲則,清乾隆詩人,一生悲苦,坎坷得要自嘲「百無一用是書生」1。
我知道黃仲則,除了「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之外,就是郁達夫寫的短篇小說〈采石磯〉——還要是上星期才讀過第一遍的。
〈采石磯〉中,郁達夫寫黃仲則,也寫自己。黃仲則每每貧病交煎,郁達夫手頭也是很拮据的。他倆甚至都患肺病。郁達夫鍾愛黃仲則,也許因為在他身上見到了自己吧。據說,郁達夫的朋友鄭伯奇曾指出「〈采石磯〉一篇是寫薄倖詩人黃仲則的,然而作者所描寫成功的黃仲則,乃是作者自己的性格的投影。黃仲則的心情,就是作者的心情;黃仲則的言論,就是作者的言論。」2夏志清亦認為「〈采石磯〉那篇小說講的是清代名詩人黃仲則的事蹟,郁達夫寫的是他自己,不過太理想化了一些罷了。」3
找個時間再好好讀一遍。
(三)
三五年時三五月。
今夜,再度花下吹簫。
今夜,月滿。
想起,那年她十五歲。
想起,那夜蜜意柔情,共數春星。
如今,相隔雲漢。
今夜,星辰恍如昨日,卻究竟物換星移了。只剩我身沾風露,獨立中宵。
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行,如繭纏身。
思盡,絲盡。春蠶到死絲方盡。絲盡,思盡。
舉杯。杯乾。愁還在。
為誰風露立中宵?
註:
- 看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聽主題曲〈誰說書生百無一用〉。是黃仲則說的啊!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水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黃景仁.〈雜 感〉
- 蔡振念.〈郁達夫小說中的病態美學〉,《文與哲》,第七期,2005 年 12 月。文中註 39 引述相關資料。http://www.chinese.nsysu.edu.tw/literature/download.htm
- 夏志清(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一編,第四章〈創造社〉。
延伸閱讀: